巡礼“十四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巡礼“十四五” >> 正文

“十四五”期间,秦皇岛开放大学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以正式更名为新起点,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办学体系日益完善,学历教育稳中有进,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特色凸显,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立足高品质办学,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始终坚持党对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入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构建思政育人、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党委书记带头讲授“思政课”“开学第一课”,组织参观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思政教学比赛等多样化活动,不断创新思政工作形式与载体,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体系协同。2021年9月10日,秦皇岛开放大学正式揭牌,成为河北开放大学体系内首个完成更名的市级开放大学。所辖6所县校相继完成更名挂牌,均为独立法人办学实体。学校还与秦皇岛市崇德中等职业学校签订体系外办学协议,构建起覆盖全市的“1+6+1”办学体系。校党委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高举开放教育旗帜,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校内建设与体系建设结合,办学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并行,推动开放大学体系协同发展。

做实主责主业学校坚持以开放教育为主体,成人高考、成人单招为补充的学历教育招生格局。2021年至2025年春季,全市开大系统累计招生18679人,招生万人比均保持在14以上,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列。2023年招生万人比创下15.35的新高。学校持续优化生源结构,生源质量显著提升,2021-2024年本科生源占比从29.65%上升到49.33%。2025年春季市校招收新生中本科生占比高达58.89%。

创新发展非学历教育自2013年秦皇岛市教育局依托学校设立“秦皇岛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以来,已建成社区教育省级示范区、实验区、实验基地及实验项目17个,市级实验基地与游学基地53个,开设舞蹈、声乐、绘画、体育、诗词等多类课程。“i-剪纸实验室”“游学体验基地”“百姓学习之星”等品牌项目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学校自主开发《工笔人物头像画法》《行书技法》等20余门通俗教材,助力居民学习。成功申报“秦皇岛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胡静教授主持的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开展讲座上百场,惠及居民上万人。

2020年11月学校挂牌成立老年开放大学,开设声乐、书法、舞蹈、朗诵等20余门课程。2022年以来,连续获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先进集体,2023年被国家老年大学、河北开放大学、河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在省老年教育教学成果展中获优秀组织奖,2025年在“悦动秦皇岛”(第二届)全民健身联赛暨海港区太极拳公开比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学校积极承接政府培训任务,2023年5月“秦皇岛市红十字学院”与“秦皇岛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学校挂牌成立。近年来组织各类考试8000余人次,2023年获评省人事考试优秀考点。协助开展“国培计划”师资培训、创客教育能力提升及河北省武术段位考评等活动,有效服务地方发展,提升学校社会形象。

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学校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通过微课比赛、基本功大赛、教授讲堂等活动提升教学能力。获国开、省开微课、教案等奖项30余项;2021年以来教师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37篇,出版著作4部;2023年教师自主研发排课系统、考试通知单整合等应用软件11项,以数字化赋能教学管理;组织教师参加体系培训80余次,多名青年教师在省校教学团队中担任主讲并获表彰。推进视觉识别系统标准化建设,完成形象墙、文化展板等30余处标准化展示,打造一体化办学校园文化;将“三风一训”融入课堂教学、开学第一课及校园环境;积极参加体系文化活动,在国开、省开举办的阅读分享、书法大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助力全市发展,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办学以来,学校累计为秦皇岛培养毕业生10余万人,涌现出大批行业精英。如全国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于普松,2019年毕业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其多项科研成果在企业推广应用,为公司节约资金近300万元。另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起军,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礼、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北省“千名好支书”费力美等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各自岗位建功立业,展现开大学子的担当与奉献。

以服务终身学习落实老龄化战略学校认真落实《河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和《秦皇岛市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依托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教学。2021年至今,老年开放大学线上线下学员达29392人。9人获“百姓之星”,7个项目获“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广受欢迎,老年开放大学合唱团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一级合唱团奖。2023年市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网上浏览量超9万,营造了“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浓厚氛围。

发挥开大优势助推乡村振兴自2016年起,学校对口帮扶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五指山村,累计投入50余万元,推动该村电商产业从无到有,建成电商共享直播间6个,带动150余人从事电商销售,成为知名“淘宝村”。目前该村板栗年产量1500吨,年产值近1800万元,相关事迹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学校驻村工作队连续三年获评优秀,丁玲书记连续五年获评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并入选“最美驻村干部”。

上一篇:保定开放大学:绘就从“终身学习”到“终身发展”的城市新景

下一篇:邢台开放大学:深耕智慧教学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