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校新闻 >> 正文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9日,曲阳县口头村文化广场歌舞联动、掌声如潮。我校驻村工作队联合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举办“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的文艺下乡专场演出,为全村老人送上“文化大礼包”。学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白璟出席活动并致辞。

一把剪刀、一篮鸡蛋,节前预热暖起来。“节目要看,头也要精神!”重阳节前夕,工作队把村委会改造成“爱心理发室”,聘请理发师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会议室大屏循环播放预防老年疾病的科普短片,暖心氛围拉满。工作队还精心准备了“爱心鸡蛋”,送到老人家中。一份份沉甸甸的鸡蛋就像是一封封节日慰问信,把党的关怀送到老人们的心窝上。

节目“适老化”编排,掌声笑声此起彼伏。演出在开场舞《和谐盛世》中拉开帷幕。白璟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近年来老年教育“送教下乡”“康养课堂”等成果,并感谢心连心艺术团为这场文艺表演的辛苦付出,同时向全村老人致以节日祝福。

两个小时的演出,全部按“老年口味”定制。幽默风趣的快板、小品引得现场笑声不断;深受老年人喜爱的豫剧、河北梆子选段韵味悠长;优雅的古典舞和热情满满的歌唱前后呼应;神奇的魔术表演则带来阵阵惊喜。14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上场,形式丰富、各有亮点,全方位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观赏喜好,为老人们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演得太好了”“演到心里了!”大家叫好声不断,脸上洋溢着欢愉幸福的笑容。

精准对接需求,让“文化养老”在家门口生根开花。此次活动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精准匹配村民实际需求,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指尖”“耳边”“心坎”,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为乡村营造了尊老敬老、邻里和睦的良好社会氛围。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依托学校办学资源优势,开办夜校,开设人工智能、家庭教育等课程,村民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今后驻村工作队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我校办学优势,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增进村民福祉注入源源不断的“开大力量”。

(撰稿:贾清晨 审核:郭俊荣)

上一篇:徐爱新出席国家老年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并作交流发言

下一篇:学校召开河北省老年教育研究基地建设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