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党委“一二六”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强化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理念,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质量的提升缘于制度的保证。近几年来,为使教学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廊坊电大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教师管理办法》《开放教育教学实施管理办法》《教育科学研究校级课题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为人师表,师德为先。廊坊电大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第一位。为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职业修养,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委员会,规范考核、监督及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了讲座、征文、朗诵、演讲、答题等系列活动。
教师发展,引领为重。2013年年初廊坊电大成立了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在全面掌握并深刻理解学校发展战略重点和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需求,根据教师的特长引导其确定自己研究方向,指导其完成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经过规划后的教师,逐渐形成个人与学校发展的对接,个人的专业发展获得了更大空间。
选贤任能,组建队伍。为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2016年首支由19位教师组成的专职教师队伍正式成立。专职教师队伍成立以来,专职教师承担了开放教育80%以上的课程,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以及科研成果、课题立项中,专职教师所取得的教学成绩占到了85%以上。
注重培训,提升素质。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廊坊电大积极派出教师参加国开大学、省电大以及相关教育机构组织的教育教学培训,并联系聘请河北省电大、其他高校等若干名专家教授等来校进行教学培训。近3年来累计派出百余名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每年组织近百名教师参加校内培训。
创新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廊坊电大一直致力于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通过面授课程和线上直播课程、微课程制作相结合,突出具有电大特色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通过课程分类,创新了教学实施手段;强调“一头一尾”,抓住了教学重点;通过改革专科毕业论文为学习报告,创新了实践环节;通过深入研究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优办法,建立了业务考核激励机制。诸多举措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带动县级电大分校一起发展,一直是廊坊电大所秉持的原则。为规范各县级电大分校的办学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廊坊电大出台了《关于加强县级电大分校教学工作管理办法》。通过教学检查严格教学过程管理,通过报送20%的学生纸质作业确保了形成性考核作业的完成质量,通过市校集中评审和答辩保证了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同时打造了“廊坊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实现了市县校师资共建共享,为所属各县校学员提供了更强大的教学支持服务。
以科研促教学,以研究促发展。课题研究是学校科学、深入、持久发展的内动力。以校本研究为立足点,廊坊电大大力开展校级课题研究活动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编印了《校级科研课题成果集》,充分发挥校本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设立了“廊坊电大求知讲堂”。以其学术性与实践性并存、科学性与前沿性并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学术创新,重视求真达理,成为一个响亮品牌。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廊坊市广播电视大学正以昂扬的姿态加快迈向开放大学的步伐。
(撰稿:关玉红 审稿:李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