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系统新闻 >> 正文

1月26日,春节将至,沧州开放大学驻献县十五级村工作队,再次召集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和脱贫户代表举行座谈会。会上,工作队宣讲了中央、省、市、县近期关于乡村振兴的会议精神、各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总结2021年的主要成果,规划2022年的工作蓝图,并对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后,工作队组织帮扶责任人走访脱贫户,查看冬季取暖情况,发放慰问品,确保脱贫户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在逐户慰问交谈中,脱贫户提起这几年来的帮扶时光,难掩自豪与感激地细数脱贫成果,让工作队员们不禁回忆起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献县十五级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种植村,曾经是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60%以上。6年前,沧州开放大学(原沧州广播电视大学)对该村进行帮扶。学校党委深入调查研究,精心谋划部署,挑选精干力量组成驻村工作队,持续开展全方位的扶贫工作。学校领导每个季度至少到帮扶村走访调研一次,了解帮扶村情况,慰问脱贫群众。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胜利完成,沧州开放大学和驻村工作队随即将帮扶工作重心转移到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上来。通过扶植特色产业、优化设施环境、完善村庄治理,在助力帮扶村走向小康生活的同时,也和当地村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产业扶贫是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几年前,十五级村出现种植扶郎花的新型家庭农场,沧州开放大学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申请了50万扶贫资金,新建2个花卉大棚,管理权仍交给家庭农场,享受固定收益分红。十五级扶郎花家庭农场成为十五级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示范基地。

为惠及更多村民,驻村工作队鼓励家庭农场优先雇用脱贫户到农场工作,目前已辐射带动劳动力500余人,实现25户脱贫户稳定增收。十五级扶郎花家庭农场为村庄、村民带来收益的同时,还成了热门旅游点,每到节假日来这里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一朵朵如太阳般的扶郎花让游客流连忘返,为村庄增添许多人气。

沧州开放大学致力于改善帮扶村的基础建设,先后出资40余万元,陆续安装了路灯、粉刷了全村主干道两侧墙壁、硬化村庄道路,从此,这里的夜晚更加明亮,村容更加整洁干净,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沧州开放大学驻村工作队在村里修建了旗帜广场,升起了国旗和党旗,旗帜广场不仅成为村民的爱国爱党教育阵地,还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修建“好人园”文化广场和德孝文化广场,让公园成为村里文化的宣传基地,弘扬村里的先进事迹,展示村里的良好民俗。在学校与工作队的帮助下,十五级村正在建立农村老年教育试点教室,以进一步拓宽村民业余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近两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驻村工作队迅速调整工作重心,把疫情防控当做一项重要职责,与村 “两委”一起组织村内党员群众开展疫情防控,用责任和担当筑牢抗击疫情的坚实防线。

每年夏末秋初,是当地的防汛时期,去年八月,献县上游水库陆续开始泄洪,在抗洪防汛的危急时刻,驻村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全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脱贫户,工作队员在帮扶过程中把他们当亲人看待,给予重点照顾,在长期的帮扶过程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低保脱贫户陈某,残疾且患有血友病,其妻也患病多年,两人均无劳动能力。去年,陈某的孩子以优异成绩被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录取。上学路途遥远,无人送孩子入学,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提出自费自驾送其上学。9月11日,工作队将孩子安全送至学校,安顿妥当后,又帮其申请“贫困大学生新生救助”等助学计划,孩子学费基本有了保障。

61岁的低保脱贫户侯某,一个人带着上小学的孙女相依为命,工作队对他们重点帮扶,除了为孩子办理了“两免一补”,还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

脱贫户孙某,因病瘫痪在床,一家人仅靠妻子打零工维持生活,家里有两个上大专的孩子,工作队为孩子们申请了“雨露计划”,每人每学期能获得1500元补助,减轻了家庭负担。

沧州开放大学的帮扶工作成效显著,获得乡、村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2021年7月2日,献县十五级乡党委书记等一行四人代表十五级乡党委政府、十五级村“两委”及村民,专程来到沧州开放大学,对学校的帮扶工作表达真诚谢意并赠送锦旗。沧州开放大学领导班子和三届扶贫工作队队员代表参加了赠旗仪式。

深入农家国策宣,民生大计系情酣,干群结对谋振兴,村镇帮扶克困难。沧州开放大学6年追光,至今守护,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分内事”,在实践中展现开大担当。2022年,沧州开放大学将继续前行,用心帮扶,用真情实绩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用砥砺奋进开辟新时代的乡村新貌。

(供稿:沧州开大驻村工作队 审核:刘建功 )

上一篇:唐山开放大学开展扫雪活动

下一篇:面塑技艺,塑造美好生活——沧州开放大学“直播带学”推出第二期春节专辑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