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我校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教学支持部教师代表列席会议,党委书记籍献平主持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融入到学校办学育人中,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结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教学支持部部门负责人张淑莲汇报了我校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建设及相关工作情况。张淑莲表示,学校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精选4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连续3年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将课程思政作为专题研究,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具体体现。文史思政系主任魏玲玲结合自己所负责的专业课程谈了体会,学校在课程教学时紧扣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使学生在深入感受中国文学艺术魅力的基础上,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教育系主任李哲表示,教师们非常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全过程,在学习资源、直播教学、课程讨论中做有温度的传统文化课程、有温度的现代表达形式,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籍献平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一定要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行动计划》落实到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一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二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和延伸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承担全民终身学习使命任务的新型大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要坚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习者自觉抵御消极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召唤,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中去,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力量。三是坚定文化自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全过程。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成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通过真实的案例或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升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热爱和崇敬之心。